close

六月初,一個飄著微雨的早晨,我們繼續著讀書會...
這個月我沒有擔任帶讀媽媽,只要帶著心靜靜等著
欣賞別人選的,用心讀的故事
實在是一大享受...
這個月的故事,有幾本讓我有些小震撼
可愛的「四點半」一個小妹妹觀察著下午四點半會發生的種種可能...
「把豆子吃掉」也是引起相當迴響的...
一位很努力的媽媽與一個說什麼也不願意吃豆子的小孩之間的角力
媽媽用各種的威脅利誘,只要換取小孩把這盤豆子吃掉...
在場的每個爸爸媽媽好像都看到了自己...
彷彿在腦中浮現出「如果你快點把這xxx吃掉,就可以玩一小時的IPAD之類的」自己的畫面
最後的結尾很有趣,
說什麼也故不屈服吃豆子的小孩,向媽媽說了一句話...
只要媽媽也吃下一盤甘藍菜,我就吃豆子
不喜歡吃甘藍菜的媽媽愣住了,想了想也不願意屈服...哈哈哈!
真的很有趣的一個故事,可以引發的思緒很多很多
還有「叩叩叩,可以讓我借住一晚嗎」這本書也是超特別
在我看來是個驚悚片,
看到一個一個的小動物在森林的迷霧中迷失方向,又餓又累,看到一間小屋,進門借住的故事...
不知怎的,我總感覺這個故事的鋪陳,有點故佈疑陣的氛圍
小松鼠,小兔子,狸貓...一一進入了這個森林小屋,卻不知道小屋主人是誰...
我覺得這是個怪恐怖的故事,
有個畫面是主人回來了,一個黑黑的大毛手,伸向這些小動物睡覺的床...
只能說童書繪本原來也能夠這麼刺激...敗給他了!
結局又回到溫暖良善的童話是結局,
善良的主人大熊還煮了熱湯給小動物們享用,還一起擠在床上入眠...

最讓我在腦海中縈繞不去的是這本「蛋蛋艾格想要飛」
讓我一直震撼到回家都還在想著這個故事
為何說震撼呢?
或許是因為與最近我看到接觸到的新聞或著書籍有關,
看了滿多自殺以及追尋自我的困境之類的灰色思想
聽著這故事,有些人的反應是哈哈大笑,我卻是神經緊繃到不行

故事很簡單,一個夢想著要飛翔的雞蛋艾格
他想著用各種方式飛翔...可是都不成功
他研究一個方法,從高塔躍起就飛了...
很辛苦的爬了好高好高的高塔,在塔頂,非常接近雲...也看到了飛鳥...

文字很簡單...
他閉上眼睛,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然後一腳踩進了空中...
聽到這裡,不知怎麼的我真的要窒息了
這絕對不是一個笑話!不是一個幽默!很恐怖...

有人說童書繪本是脫離現實的,
我也想知道這個故事的結局不會荒謬到把一個蛋從高塔上掉下來,
還可以活繃亂跳的吧...
作者的處理很幽默...我看得很悲傷...

用各種方法都沒法子把破碎的蛋殼回復原狀了...
總算在幽默之外有點現實感
傷心的雞媽媽流著淚揮著手帕...
最末頁是看到了一盤培根荷包蛋早餐...
那個荷包蛋就是艾格...還有著滿足的笑容...
這本書讓我一直反覆思索(很值得去找來翻翻看)
如果我有個這樣的寶貝艾格,我該怎麼去引導他呢
看清楚瞭解自己能力的極限?這有點現實有些殘忍,而且孩子聽的進去嗎?
還是鼓勵他去不斷探索?讓他自己去碰撞受到挫折,才知道能力的極限,
但這個代價可能是大到無法承受的?
或許是當媽媽的杞人憂天,看到這種書就緊張到不行
女兒讀書會後就說艾格很笨,蛋怎麼能飛,破掉活該...
坊間很多親子教養的書,
有些甚至小孩還只是低年級幼稚園,媽媽就出書了...
只能說中年級以前的孩子,對家庭父母的依存度是很高的,
爸媽說的話,基本上小孩能挑戰的機會與能力都有限
真正親子間的挑戰,從高年級甚至上了國中之後
他可以自己出門不用爸媽接送,他的身型也大到快與成人一樣了...
孩子的成長之後的觀念衝擊,想法的摩擦,才正要開始...

上星期六清晨,帶了我家兩個孩子,參加麥當勞親子路跑賽...
路程只有兩公里...從總統府起跑,沿仁愛路,只跑到杭州南路就折返...
我想很簡單才兩公里跆拳道館要一起報名時我就一口答應,沒想到...
久沒運動的我,才起跑大約三百公尺...
我就跑不動了,只能走的了
小孩早就衝到不見人影....
超級糗的!我就在林森南路口等著小孩折返跑回來...力不從心阿!
我家女兒遠遠看到我在路口等他們,還說媽媽你跑得好快喔...
(我心中OS:媽媽其實跑不動了偷懶在半路等,跑完全程的是你們,好棒!)
全站熱搜